产品展示

翰墨浓情迎新春!孔学堂2025(乙巳)蛇年“写春联·送福字”文化惠民活动圆满收官
发布日期:2025-01-25 16:34    点击次数:63

1月23日,随着最后一场孔学堂“写春联·送福字”文化惠民活动在孔学堂阳明大讲堂结束,孔学堂2025(乙巳)蛇年“写春联·送福字”系列活动正式收官。今年,孔学堂邀请省内知名书法家先后走进南明区甲秀楼、花溪区马铃村、云岩区万江小区,以及孔学堂阳明大讲堂,4场文化活动在热闹喜庆的氛围中拉开了孔学堂春节系列活动的序幕。多年来,孔学堂不忘初心,坚持把“福”送到群众家门口,把温暖送进群众心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基层,用文化惠民暖心的形式紧密连接居民对传统节日的记忆和对新春的美好期盼。

展开剩余90%

承袭传统

送文化进景区进乡村进社区

孔学堂已经连续举办12年的“写春联·送福字”文化惠民活动,早已成为贵阳市一项备受瞩目的文化传统。自活动举办以来,就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与欢迎,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今年孔学堂“写春联·送福字”文化惠民活动,承袭了往年的优良传统,并进一步加以创新和发展。为了让更多的市民能够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孔学堂精心策划了四场精彩纷呈的活动,把文化送进景区、送进村庄、送进社区。

1月12日,在甲秀楼前的广场上,孔学堂邀请了10位省内知名书法家为往来的市民们写春联、送福字。同时邀请了4位年画制作版画家在现场指导民众印门神、财神、年画等,将新春的祝福送到4000余名市民游客手上。

1月16日,孔学堂带着新春祝福走进花溪区马铃布依族苗族乡马铃村,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场热闹的新春文化惠民活动,通过写春联、送福字的形式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浓厚的节日氛围,更将文化的种子播撒到了山村。

1月22日,孔学堂“写春联·送福字”文化惠民活动走进云岩区万江小区,为社区居民在家门口送上新春祝福,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感受浓浓的文化年味。

1月23日,孔学堂举办今年最后一场“写春联·送福字”文化惠民活动,在新春的严寒里为市民们带来新年的欣喜与期待。4场活动共计送出6000余副春联、福字及年画。

春联作为新春的象征,不仅承载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更在书法家们的笔下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和顺一门盈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年丰美意人丰寿,室有香花岁有财。”“门迎百福福星照,户纳千祥祥气开。”......在一幅幅红彤彤、喜气洋洋的春联和福字上,不仅满载着新春的祝福,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展现。

年画增年味

以联送“廉”氛围浓

今年孔学堂别出心裁,首次安排了印制传统年画环节,邀请了4位年画制作版画家指导市民们体验,让大家能够亲手制作充满年味的版画作品,这不仅让市民们能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增强了活动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门神、财神、年年有鱼、蛇年大吉等寓意吉祥的年画深受市民的喜爱,男女老少齐上阵,选择心仪的版面后,用油墨滚子沾油墨在版面上滚动均匀,小心将红纸覆盖在版面上,轻轻滚动进行印刷,一张带着满满年味的“新年礼物”即刻完成。今年72岁的祝咏先生说:“以前在农村老家,每到过年都会贴上年画、对联,很喜庆。农历蛇年是我的本命年,我专门印了这个生肖蛇的图案,希望一切顺顺利利。”

一张张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年画,不仅传承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将浓浓的节日气氛传递给每一个人。中国国家画院青年画院特聘画家、贵州省美协版画艺委会副主任吴建棠说:“希望广大市民朋友参与体验这种传统的印刷方式,感受浓浓的年味,并把中国传统文化带到更多老百姓的生活中去。”

“一身正气辞旧岁,两袖清风迎新春”“守廉守正合家福,持勤持俭万事兴”“德勤孝廉传家宝,和善信诚处世风”……今年,孔学堂还以联送“廉”,通过书法传递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的价值观,使文化惠民活动不仅具有娱乐性,而且兼具教育性。市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廉政文化的重要性,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

作为“贵阳市党风廉政社会实践和廉洁文化教育基地”,今年,孔学堂立足特色,持续传播弘扬廉洁文化,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通过书写与廉洁文化相关的春联,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崇尚廉洁过年、涵养清风正气。

迎春送福情意浓

书法家市民纷纷点赞

今年的“写春联·送福字”文化惠民活动历时11天,4场活动的成功举办,得到了书法家和市民的纷纷点赞。

“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在春节前夕进社区、进企业等方式,让书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文化服务。”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秘书长刘宗阳说,与孔学堂合作多年,不仅让高雅的传统书法通过写春联的形式飞入寻常百姓家,而且让更多人能在迎春纳福的同时欣赏到高规格、高品质、高水平的书法作品。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贵阳市文联副主席肖江虹说:“这样的形式很好,用写春联的方式,让艺术与生活产生紧密关联。孔学堂作为文化机构,老百姓能够在这里和艺术家们面对面切磋交流,也是艺术的生活化。”

火红的对联、福字,火热的氛围,孔学堂把新春的祝福送到市民游客手中,每个人都在满满的收获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市民杨瑞点赞道:“活动非常好,大家一同写春联,喜气洋洋迎接新春,不仅为新年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更让大家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温暖和关怀。”作为孔学堂的忠实粉丝,陈思琪专程带自家小朋友前来,共同沉浸在这场迎接新春的活动中,感受浓厚喜悦的节日氛围。她说:“中华文化深远厚重,参加活动也是想让小孩从小耳濡目染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文化,这样他们长大才不会觉得陌生,也会把这份年味代代相传下去。”市民张庆手拿对联,连连称赞道:“非常感谢孔学堂带来的这场活动,每个书法家的情怀在字里面,手写的春联更加有温度,是最好的作品,又能够在新春佳节之际收获满满的祝福与喜悦,特别好。”

孔学堂“写春联·送福字”文化惠民活动,不仅为市民游客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而且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周之江表示,春节贴春联是中国自古以来的风俗,孔学堂每年举办的新春活动也是文化惠民的一种,他说:“虽然孔学堂的对联不可能真正贴到千家万户,但孔学堂每年的活动都是对全市群众的心意。”

作为春节系列活动的片头曲,“写春联·送福字”文化惠民活动虽然结束,但也正式拉开孔学堂“我们的节日·春节”活动的序章。今年春节,孔学堂以“贵州新年俗,才在孔学堂”为主线,举办孔学堂2025(乙巳)年春节传统文化活动,把“才气”转化为新春场景下的“求才”,将“新春到孔学堂求才”打造成为贵州新年俗。同时,以一条成才路为脉络,依托孔学堂建筑群,开发新春迎新“求才”线路,以此串联起一幅孔学堂新春求才十二境,以十二境共绘成一幅新春贺岁图,以才气共贺新春,共启新年。

来源:贵阳孔学堂

编辑:卢珊

审核:干江沄

发布于:贵州省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资讯